全国人大代表朱国萍建议——让档案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21-03-15

点击率:

 
    “档案是历史的见证,也是老百姓办理各项日常事务的凭证和依据,社区治理和居民生活都离不开档案。”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社区工作者朱国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作为一名来自社区的全国人大代表,朱国萍在社区工作了30多年,她曾担任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虹储小区居委会主任、党总支书记,居民们亲切地称呼她为“小巷总理”。如今,为了继续服务社区群众,她创建了“萍聚工作室”,为社区公益事业奔走。
    朱国萍在社区工作数十载,谈到档案工作,她感受颇深。她告诉记者,近年来社会治理重心下沉,上海市提出要为社区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档案的作用就更加凸显。“结婚证丢失了、房产证办不了、孩子入不了学、死亡证明开不到……居民遇到急事、难事都会来找居委会。”每当遇到这些情况,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就会建议他们到档案馆去查档求助。
    朱国萍说,这些年档案部门将档案查询延伸到了居民“家门口”,“一网通办”让居民们办事更加方便,过去到档案馆来回奔波,现在在社区只需几分钟就能解决问题。“居民们的满意度明显提升了。”
    据了解,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近年来,上海市发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龙头带动作用,推动长三角三省一市档案互联互通、区域共享。上海市档案局牵头建立了长三角档案异地查询机制。2018年3月,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档案部门签订《开展民生档案“异地查档、便民服务”工作合作协议》,345家国家综合档案馆陆续面向社会开展馆藏民生档案异地查询联动服务。3年来,从机制建立到工作协同,从统一业务标准、统一查询门类到建设统一的查询平台,三省一市档案部门合力推进,成效显著。截至去年6月,上海市、区综合档案馆可供长三角“异地查询”的民生档案门类已达20项,仅去年一年,上海地区受理长三角民生档案查询达383件次,查准率91.6%。与此同时,上海地区“全市通办”民生档案查询量再次刷新半年同期纪录,达5.5万余人次,历年累计服务群众超过50万人次。
    同时,为加快推动“一网通办”应用,进一步实现“减材料、减跑动”以及革命性流程再造目标,上海自2019年起着力加强全市12类高频民生档案目录数据集中式归集,同时在数据质量治理上定标准、下功夫,推动各区档案馆局域网和“一网通办”平台数据同步更新,为后台共享提供数据支撑。截至目前,已有1800余万条民生档案目录数据在“一网通办”平台上“跑路”,为“群众少跑腿”默默服务。去年4月,为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办事的满意度、获得感,上海将18项民生档案查询事项接入“随身办”移动三端(APP、微信、支付宝)、一网通办PC端以及线下超级自助终端,办事环节从6个缩减至4个,最快15分钟就能拿到查询结果,实现全部事项零材料申请、不见面办理。
    “社区工作者每天需要处理的问题看起来都是小事,但对于居民个人和家庭来说都是大事。”朱国萍说,有了这些民生档案便民措施,居民们的家庭矛盾解决了,邻里纠纷化解了,社区多了一条为居民办实事的途径,社会也因此更加和谐稳定。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朱国萍建议,档案部门应进一步加大档案宣传力度,让档案意识深入千家万户,同时继续深化“一网通办”成效,提升民生档案利用服务能力,让档案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使人民群众成为其最大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