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卢传坚建议——建设国家层面的中医药循证证据数据库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21-03-18
点击率:
《黄帝内经》《本草纲目》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中医针灸、藏医药浴法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川贝枇杷露、云南白药在海外走红,“三药三方”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系列事实证明了中医药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用好现代评价手段,也要充分尊重几千年的经验,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的疗效。”在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卢传坚看来,无论是运用现代化评价手段获取高质量证据,还是做好几千年经验的保护与挖掘,都离不开中医药传承档案。她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医药的理论精华、文化精华、知识精华和经验精华蕴藏在宝贵的中医药文献以及大量的临床实践当中,要加强中医药传承档案的管理,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卢传坚指出,以中医古籍文献、历代医家临床验案、教案等经验资料及科学研究文档为主要内容的中医药传承档案是中医药事业守正创新的基础。特别要全面完整记录当代名中医及其弟子所从事的医疗活动,建立较为完善的名中医学术传承文件材料归档管理规范。我国现有国家级名中医1800多名,省级、市级、院级名中医及民间名中医更是不计其数。他们在诊疗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文件材料,这些文件材料是他们医学经验的载体,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成为中医药古籍的重要参考。但目前全国尚未形成比较规范的收集整理标准,广东省中医院正努力推动这一工作,希望带动大家重视这些资料,更好地进行保存与研究。
卢传坚认为,除了要规范中医药传承档案的管理,还要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档案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如,对中医药古籍文献及名老中医经验资料进行分类与标引,提高中医药知识的获得效率;通过数据信息的积累汇总以及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手段的应用,提高中医药知识的挖掘能力,助力中医药学术传承创新。以往中医临床经验的传承主要看个人的悟性,现在通过与现代医学技术相融合,能够有效地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广东省中医院引进骨科机器人、最新影像设备等,辅助阐明中医药作用机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卢传坚指出,要确保中医药科技创新过程中的数据可溯源和长期归档保存,为高质量创新成果得到国际认可提供支撑。临床病例是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开展前瞻性研究和回顾研究的直接资源,要建立专科专病库和专家病例库,着力建设科研档案数据库和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实现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的“一站式”服务。
卢传坚建议,建设国家层面的中医药循证证据数据库,构建高质量证据体系,在国际传统医学相关规则的制定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有了高质量的证据体系,我国就有了制定国际传统医药标准和监管规则的实践自信与理论自信。‘十四五’期间,我们争取在这一工作上取得新的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