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虞平建议:发挥档案作用打造民族地区特色文旅品牌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24-03-11

点击率:

全国人大代表 虞 平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档案如何在其中作出贡献?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委书记虞平对更好发挥档案作用,打造民族地区特色文旅品牌充满信心和期待,并提出相关建议。

    信心和期待源于对档案独特价值作用的认识。这一建议的提出,受到“美丽乡村展新颜”成就展的启发。在国家档案局新时代新成就国家记忆工程项目资金的支持下,凉山州从归集的320万卷(件)脱贫攻坚档案中精选300余张图片图表、100余件档案文献、100余件音像档案等举办了该展览,引发强烈反响。

    美丽乡村的“新颜”如何呈现?用数字作答,不够生动;用故事说明,失之全面。档案既记录权威信息,又留存生动实践,是回答这一问题的有力载体。

    看档案数据:通过易地扶贫搬迁,7.44万户35.32万人搬离“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高寒贫瘠之地;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2.06万公里,全州乡村通达率、通畅率达100%,村民出村由此前3个多小时变为坐车10分钟;实行15年免费教育,在9年免费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全面免除3年幼儿教育保教费和3年普通高中学费,惠及学生123万名;2020年,全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6575元增长到15232元……

    “不仅真实客观,更内蕴感情”,这是虞平的“档案印象”。最触动他的档案是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大凉山腹地的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解放乡火普村考察脱贫攻坚情况,亲切看望基层干部群众的照片、视频。总书记一直牵挂着凉山,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时,专门向来自凉山州的代表了解彝区脱贫攻坚进展情况并表示,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绝大多数去过了,还没有走到的吕梁和凉山会尽快去。2018年2月11日,总书记从西昌出发前往大凉山腹地,走到最贫困的地方,用脚步践行走遍全国所有深度贫困地区的承诺,生动诠释了“比大凉山还要宽广的爱”。

    档案不仅内蕴强烈情感,见证着新时代伟大奋斗历史,还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资源宝库和信息支撑。凉山州喜德县“彝族老家·幸福喜德”特色文旅品牌的打造印证了这一点。“文化需要档案来记录和承载。通过梳理档案,能够有的放矢地加以开发。”虞平说道。

    档案显示,喜德文化资源丰富。既有南丝路文化——境内灵关古道遗迹等历史人文景观极具文旅开发价值;又有红色文化——红军长征过凉山时,由左权、刘亚楼率队的红军先遣部队在彝族老乡的带路下一举攻破国民党军队严守的小相岭防亭,为主力部队强渡大渡河提供有利时机;还有民族文化——喜德作为中国现代彝语标准音所在地和彝族漆器髹饰技艺重要发源地,被誉为“彝族母语文化之乡”“彝族漆器之乡”,民族特色浓郁。

    “喜德与档案的缘分很深。近年来,在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的倾力帮扶指导下,喜德县深入挖掘文化和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彝族语言文字展览馆、彝族漆器展览馆等文化地标,为全面推进文旅强州作出示范、提供经验。”在虞平看来,正因为档案资源蕴含着独特价值,更应积极发挥档案作用,提升档案事业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对凉山现代化建设的贡献率。

    他认为,更好服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必须夯实档案资源基础。而其中的关键则是健全优化“党委统揽、党办主管、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把档案工作纳入各级党委工作总体部署,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坚决防止档案行政管理和专业指导虚化弱化。特别是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正式施行后,要不断将档案法及实施条例的宣传贯彻引向深入,确保档案工作责任制落到实处。